I 加入收藏

试论胰腺归属及其意义


 

试论胰腺归属及其意义

——中医藏象学说基础理论研究新成果

作者:杨波

传统中医学早已意识到五脏六腑之外尚有一个器官,但一直尚未确名,其存在的事实反应在背部腧穴的“胰俞”和近代医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文献中,中医称这一脏器为“膵(胰)”,并较早认识到了“膵(胰)”与消渴病的关联。

在背部的脏腑腧穴中,所有脏腑对应的腧穴名称齐全,惟有在第八胸椎棘突旁的腧穴名称一直空置,直至唐朝才予命名,这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胰俞,又称胃管下输三穴、膵胃管下俞、胃脘下俞等,该穴位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奇穴,最早出自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第一》:“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灸之。胃管下输三穴”是已知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经验效穴中国针灸学》名之曰“膵俞”,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针灸学》命之“胰俞”现在证实,这个“胰俞”所处的部位就是胰腺的反应

“胰”这一器官,据文字考证,”字收载于清代《康熙字典》未集下肉部,发”,为“夾脊肉”,并没有作为一个器官给予解释。近代中医名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消渴方》中则记载了滋膵饮,猪胰子治糖尿病治消渴,生箭芪五钱,大生地一两,生怀山药一两,净萸肉五钱,生猪胰子切碎三钱。指出:盖膵为脾之副脏,在中医书中,名为散膏,即扁鹊《难经》所谓脾有散膏半斤也(膵尾衔接于脾门)……有单服山药以治消渴而愈者……能滋补膵脏,使其散膏充足……治消渴方,单服生猪胰子可愈。盖猪胰子即猪之膵,是人之膵病,而可补以物之膵也。”张锡纯最早认识“胰”这一器官与消渴病的关联并以之治疗消渴病,是中医学“以脏补脏”理论在消渴病治疗上的应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1909年由天津新华印书局首版,之于胰与糖尿病的关系的认知早于1921年班廷发现胰岛素十余年,张锡纯堪称中医最早将胰腺与消渴病进行关联并付诸临床实践的中医学家,也是首次将“胰”与“膵”两字归同于一义的学者,其后的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字典·肉部》解释:“膵,胰也。亦谓之甜肉。日本谓之膵。”由此可见,文字上“膵”与“胰”相同、相通,所指为同一脏器“胰腺”。

现代医学认识到,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外分泌物质是胰液,内分泌物质是激素类(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和胰多肽四种),这些内分泌和外分泌物质无疑属于中医学的“精气”范畴,同时也要排泄出去为机体所用,可谓“既藏又泄”,功能特点似“脏”又类“腑”,其特点类属于“奇恒之腑”。

从脏腑功能特点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与“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男子为精室),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这是中医经典的“脏腑”和“奇恒之腑”的划分依据。“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均是相对密闭的空腔器官,不与水谷”(饮食物)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胰腺为实质性脏器而内储“精气”无疑就像“脏”,但其排泄精气(外分泌与内分泌物质)又像腑的作用特点,所以胰腺应归属于“奇恒之腑”,在奇恒之腑中既藏精气也排泄于外的,唯有胆腑,而胆属于空腔脏器又有肝脏与之为表里隶属于六腑,而胰则不然,形质更像实质性脏器的五脏,这与““脑、髓、骨、脉、女子胞”奇恒之腑有别。显然,胰腺这一器官类“脏”似“腑”、又别于奇恒之腑、与既属六腑又为奇恒之腑的胆也不完全相同,这或许是中医学在建立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理论体系时,将其“隐藏”起来的原因吧。但以其有“生成、储藏、排泄”物质代谢所需的“精微物质”(内分泌与外分泌)生理特点进行归类的话,胰腺更近似于胆腑,应纳入肝木系统。

从脏器位置论:脏腑所处的位置,是决定其生理功能和建立脏腑之间关系的重要基础。背部胰俞穴的位置在第八胸椎棘突旁,其下为肝俞(第九胸椎棘突旁)、胆俞(第十胸椎棘突旁),脾俞则远在第十一胸椎棘突旁,胰俞穴与肝俞是相邻,而去脾胃尚远(中间隔了肝胆两个腧穴)。根据现代信息论生物全息理论原理,身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比如耳部、足部、舌部、面部、挠动脉部等)均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让我们看看耳部反射区脏器分布,“胰胆”区和“胰腺点”同在一个信息反射区域,与脾胃并不相邻(见下耳部反射区图)。

因此,不论从功能言还是以脏器位置论,将“胰”作为一个“类奇恒之腑”划入“肝木系统”最为妥当。这样,肝木系统即由三大要素构成——“肝-胆-胰,肝脏主导疏泄枢调胆胰、气血及三焦水道,胆胰辅助之以消化水谷(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共同形成主导人体物质、能量、信息代谢的肝木综合生理功能体系。

据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次利用类器官芯片技术,在体外再现了人体肝脏-胰岛的交互作用特点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糖调控响应2022年2月7日,中科院之声,这也从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侧面佐证和支持了上述将“胰”归入肝木系统的论点。

中医理论体系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理论认识-再临床实践-再理论认识”,反复深化逐步完善形成的,中医脏腑学说的形成和演化也是如此。在中医脏腑系统中,本没有涉及“胰”这一器官,大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在消渴篇为我们介绍了“胃管下输三穴(胰俞、膵俞)”针灸治疗消渴病的经验,其后近代名医张锡纯又以治疗消渴病的“滋膵饮”及其相关论述,进一步明确“胰”的生理功能及其与消渴病的病理联系,这为我们今天丰富中医脏腑学说和消渴病治疗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明确“胰”归属于肝木系统,不但对中医脏腑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有实际意义,而且对“胰病”和消渴病(糖尿病)的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以及中西医融通均有重要价值。


耳部反射区图(绿色圈内为胰胆和胰腺点区)

 


2022年4月18日 17:27